首页 > 最新动态 > 【世界科幻动态】日本两大新人科幻奖简介
最新动态
【世界科幻动态】日本两大新人科幻奖简介
2024-08-293

收录于话题

#世界科幻动态

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日本科幻一扫上世纪末的颓势,表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随着Z世代的崭露头角,以及电子出版和写作网站的兴盛,日本科幻尤其是科幻小说出版领域,也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面貌。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科幻刊物《科幻杂志》(『SーFマガジン』)改为双月刊,专注于新媒体的VG+成立,“言论”科幻创作讲座(ゲンロンSF創作講座)的举办……凡此种种都显示出日本科幻界人士在积极探索新的道路,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

不过,面对种种新浪潮的冲击,以早川科幻大赛(ハヤカワ?SFコンテスト)和创元科幻短篇奖(創元SF短編賞)为代表的、作为传统科幻新人出道之路的科幻征文赛,依然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影响较大的科幻新人,基本上依旧是通过这两个渠道登上专业作家舞台的。因此本文将对这两个奖项一一介绍。


一、早川科幻大赛


早川科幻大赛是由日本科幻出版重镇早川书房主导的奖项。该项赛事始于1961年,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科幻新人奖,期间中断近二十年。为便于区分,以下将1961年起举办的早川科幻大赛简称为“早川奖”,将2013年起重新举办的早川科幻大赛简称为“新早川奖”。





















(图1:前三届新早川奖获奖作品书影。从左往右依次为《水叶无间》《尼鲁亚之岛》《乌托尼克的这一面》) (图片来源:https://www.hayakawa-online.co.jp/ )

新早川奖通常在当年秋季启动征稿,次年三月公布获奖作品。新早川奖接受篇幅在100-800页之间的作品投稿(约4万-32万字,不过日本通常按稿纸页数为标准,不考虑实际字数),要求是未公开发表过的作品,但允许曾在同人志刊物和网络上发表。新早川奖也接受已成名作家的投稿,不过长篇创作本身需要的投入较大,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只有新人作家投稿。

新早川奖的评奖机制分为三轮,第一轮由评论家选出入围作品,第二轮由早川书房编辑部确定终选名单,第三轮由特约评委进行最终选拔。新早川奖最重要的奖项是大奖,奖金100万日元(约为5万人民币),同时另设优秀奖和特别奖,获奖作品的出版及影视化权利均归早川书房所有。

自2013年重启以来,新早川奖至今已举办了12届,持续为日本科幻界引入新生力量。这里介绍其中最为活跃的几位。

(图2:新早川奖获奖作者。从左往右依次为小川哲、柴田胜家、樋口恭介) (图片来源:https://www.hayakawabooks.com/n/n65e414c5f584)

柴田胜家(しばた かついえ),2014年以《尼鲁亚之岛》(『ニルヤの島』)获奖出道,2018年以短篇《云南省苏族VR技术使用条例》(『雲南省スー族におけるVR技術の使用例』,大陆有译本)获第49届日本星云奖,2021年又以短篇《美国佛陀》(『アメリカン?ブッダ』)获第52届日本星云奖。柴田胜家的专业是日本民俗文化研究,因而作品也常以民俗文化为主题,风格独特。

小川哲(おがわ さとし),2015年以《乌托尼克的这一面》(『ユートロニカのこちら側』)获奖出道,2017年以长篇《游戏王国》(『ゲームの王国』)获得第38届日本科幻大赏和第31届山本周五郎赏,2022年以短篇《打败科幻作家的方法》(『SF作家の倒し方』)获得第53届星云奖,同年长篇《地图与拳》(『地図と拳』)获得山田风太郎奖及日本科幻大奖提名,并在2023年获得第168届直木奖。小川哲擅长在贴近现实的描写中融入虚构的设定,作品多涉及政治主体,因而大部分科幻作品可视为某种意义上的架空历史小说。

樋口恭介(ひぐち きょうすけ),2017年以《构造素子》(『構造素子』)获奖出道,之后并没有创作太多作品,却以编辑身份活跃在日本科幻界。樋口恭介在2021年策划了科幻文集《异常论文》(『異常論文』),这本集结了22篇论文形式的科幻作品,以《科幻杂志》特辑形式出版后大受好评,又以“早川科幻文库1500卷纪念作品”的名义出版了单行本。此后樋口恭介又策划了“绝版特辑”的企划,想邀请“未曾读过绝版名著的人根据标题和简介进行想象创作”,可惜因著名科幻评论家岡和田晃及部分读者的批评而中止。

在日本科幻发展史上,早川书房(早川書房)占据着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无论是第一任主编福岛正实(ふくしま まさみ)创办的《科幻杂志》,还是盐泽快浩(しおざわ よしひろ)打造的《早川科幻日本作家系列丛书》(ハヤカワ文庫JA),都为推动日本科幻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川书房也在早川奖的征稿启事中自豪地写道:“早川书房长期引领着科幻类型的发展,即使进入二十一世纪,也陆续推出伊藤计划(いとうけいかく)、圆城塔(えんじょう とう)、冲方丁(うぶかた とう)、小川一水(おがわ いっすい)等新世代作家,获得高度评价。”

早期的早川奖原本计划与东宝电影公司合作,选拔一些适合改编成电影的科幻小说,所以前三届早川奖的评委中除了安部公房(あべ こうぼう)、星新一(ほし しんいち)等著名作家外,还有东宝电影公司社长田中友幸(たなか ともゆき)、著名特摄导演圆谷英二(つぶらや えいじ)。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拍摄电影的目标,因而在第三届之后暂停了近十年。不过作为当时唯一的科幻新人奖,早川奖依然发掘出一大批科幻作者。我们耳熟能详的小松左京(こまつ さきょう)、筒井康隆(つつい やすたか)等“日本科幻第一世代”,都是由此走上科幻作家之路的。

后来早川奖调整路线,专注于为科幻新人作者提供出道的途径,于是涌现出山尾悠子(やまお ゆうこ)、神林长平(かんばやしちょうへい)、森岡浩之(もりおか ひろゆき)等“日本科幻第二世代”的中坚作家。20世纪90年代,日本科幻陷入低谷,早川奖接收到的投稿数量和稿件质量都大幅下滑,不得不再度中止,这一停就是近二十年。因此,早川书房在2002年启动“日本科幻作家丛书”时,当时所有入选丛书的新锐科幻作家,几乎都是从其他奖项出道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小林泰三(こばやしやすみ)、贵志祐介(きし ゆうすけ),最早获得的是“日本恐怖小说大奖”( 日本ホラー小説大賞);《贞子》电影原著小说作家铃木光司(すずき こうじ),还有日前刚刚获得第55届日本星云奖的高野史绪(たかの ふみお),则是获“日本幻想小说大奖”( 日本ファンタジーノベル大賞)出道。

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也为了延续当年发掘科幻新人的目标,早川奖终于在2010年重新公布征稿启事,并于2013年选出了重启后的第一届获奖作品。与此同时,早川书房也对新早川奖的定位做了微调,将其作为“早川科幻项目”(ハヤカワSF Project)的重要一环。“早川科幻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向全世界介绍日本科幻,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早川奖,也在新的征稿启事中强调其宗旨是“发掘通行于世界的崭新才华,将其作品传播至全世界”。

新早川奖的征稿启事中还有这样的声明:“获奖作品除在日本国内发行外,还将翻译成英文和中文,面向全球发布电子版”。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早川奖获奖作品的中文电子版,反倒是后起之秀VG+主导的“辉夜科幻大赛”(かぐやSFコンテスト)实现了部分获奖作品的中文同步。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或许是早川书房作为传统科幻重镇,在面对网络媒体时不如新兴企业灵活;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早川奖的获奖作品都是长篇,处理起来远不如2000字篇幅的辉夜科幻大赛获奖作品方便。

另一个数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长篇奖项的难处。20世纪80年代的早川奖,基本上都能征募到700-800篇稿件,即使是投稿数量大幅下滑的最后一年,投稿数量也达到了445篇。反观新早川奖,除了重启第一年的2013年收到了547篇,后面连续几届都没有达到400篇。最近几届干脆不再公布投稿数量。

从更大的层面来看,长篇奖项的投稿数量下滑,或许正是当今时代的趋势。与上个世纪新人作者只能经由新人奖获取关注的传统不同,今天的新人作者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在日本科幻界,前有以亚马逊电子书出道的藤井太洋(ふじい たいよう),后有以网文出道的柞刈汤叶(いすかり ゆば),新人作者撰写长篇科幻小说的出路越来越多,确实不用再去闯高淘汰率的长篇征文赛。

面对新的时代变化,新早川奖如何应对稿源不足的困境,或许将是决定这一奖项存亡的关键因素。


二、创元科幻短篇奖

创元科幻短篇奖(以下简称“创元奖”)设立于2009年,是由东京创元社(東京創元社)创办的新人文学奖。东京创元社同样也是日本类型文学的出版重镇,自1963年启动“创元科幻文库”(創元SF文庫)至今已出版了约800种科幻小说,其中许多作品都是日本科幻迷的永恒回忆。

(图3:创元科幻短篇奖历年获奖作品) (图片来源:https://www.webmysteries.jp/sf/sftanpensho1207.html)

创元奖以“广义科幻短篇”为目标,接受篇幅在25-100页之间的投稿(约1.6万-4万字)。奖项对稿件的要求是未曾发表过的作品,但并不要求完全的新人身份,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投稿者都是没有在商业杂志上发表过作品的新人,成名作家投稿的比例较低,因而和早川奖一样被视为面向新人的科幻奖项。

在奖项设置上,创元奖的正式奖项包括大奖和优秀奖,两个奖项都可以颁发给多部作品。此外,前十届创元奖除了大奖和优秀奖(佳作奖)之外,还会颁发以各评委冠名的“特别奖”作为补充。

创元奖设立以来,至2024年已举办了15届,获奖者中有不少都已成为今日日本科幻文坛的中坚力量。这里介绍其中几位。

高山羽根子(たかやま はねこ),2009年以短篇《乌冬狐狸》(『うどん キツネつきの』)获得第一届创元奖的佳作奖,2015年以短篇《晚安收音机》(『おやすみラジオ』)获第四十六届日本星云奖提名,短篇集《乌冬狐狸》也于同年获日本科幻大奖提名。2016年《太阳旁边的岛》(『太陽の側の島』)获第二届林芙美子文学奖,2020年以《首里之马》(『首里の馬』,大陆有中译本)获得代表日本文学最高成就的芥川龙之介奖。高山羽根子是美术学部绘画学科出身,因而在小说中更重视对于周围环境和故事背景的细致描写,不太会对人物内心进行深入挖掘。这一特点在她的芥川奖作品《首里之马》(首里の馬)及其后的科幻长篇《黑暗镜头》(『暗闇にレン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呈现出作者本人力图通过周围世界的细致描写,令事物自己浮现出来的文学特征。

(图4:高山羽根子) (图片来源:https://www.sankei.com/article/20200803-ANFXHJAFIBPF5EVRNJVHRVCY3Y/photo/5JBMNDZTJ5KPDHRHFBDU3YFCCI/ )

宫内悠介(みやうち ゆうすけ),2009年以《盘上之夜》(『盤上の夜』,大陆有中译本)获得第一届创元奖的山田正纪奖,同名短篇集在次年获得日本科幻大奖,此后也多次获得日本星云奖和日本科幻大奖。宫内悠介和高山羽根子一样,都是同时活跃在科幻文学与纯文学领域的作家,他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芥川奖、直木奖、三岛由纪夫奖、山本周五郎奖提名的作家。宫内悠介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经在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游历,这些经历后来也成为他小说的素材。宫内悠介还对麻将极为热衷,考过麻将专业资格证书,参加过“麻将最强战”。《盘上之夜》短篇集中收录了围棋、将棋、麻将等各种“盘上”运动,这些元素也是从他自身经历而来。

 

(图5:宫内悠介) (图片来源:https://news.kodansha.co.jp/20170708_b02 )

酉岛传法(とりしま でんぽう),2011年以《皆勤之徒》(『皆勤の徒』)获得第二届创元奖。2013年的同名短篇集获第34届日本科幻大奖,2019年的个人首部长篇小说《宿借之星》(『宿借りの星』)获第40届日本科幻大奖。酉岛传法本职是插画师,有在出版公司工作的经历。他的小说作品与绘画作品都有着诡异的风格,擅长以细腻逼真的描写塑造完全不同于常规认知的异世界,颇有日本克苏鲁的风格。

 

(图6:酉岛传法) (图片来源:https://www.asahi.com/articles/photo/AS20240125001508.html )

在创元奖设立之前,日本面向新人作者的科幻奖项主要有两个,分别是日本科幻作家俱乐部主导、德间书店支持的日本科幻新人奖(日本SF新人賞),和小松左京主导、角川春树事务所支持的小松左京奖。但到2009年,也就是创元奖设立的当年,这两个奖项都因为各自的原因而终止,如果没有创元奖的设立,日本科幻界又会再度出现新人无处出道的窘境。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出于这样的担心,日本科幻作家俱乐部几经斡旋,终于在星新一的长女星玛利亚的协助下,联合日经新闻社举办了“星新一奖”(星新一賞)。

不过创元奖设立的出发点,主要还是针对前文所说的短篇奖缺少的问题。提出这一计划的是著名科幻翻译、活动家大森望,是他将这项计划拿给相熟的河出书房及东京创元社讨论。当时河出书房正在大森望(おおもり のぞみ)的主导下筹备《NOVA新作日本科幻选集》(NOVA 書き下ろし日本SFコレクション)系列,而东京创元社也同样在大森望的主导下出版《年刊日本科幻杰作选》(年刊日本SF傑作選),最终东京创元社采纳了这一计划,创元奖由此诞生。

与其他日本科幻文学奖项相比,创元奖有三个独特之处。首先,创元奖是目前唯一一个以短篇作品为征文对象的科幻新人奖项。在日本历年的科幻奖中,很少有针对短篇作品评选的奖项,绝大部分要求的都是中长篇作品。新人奖是科幻新人出道的重要途径,而诸如《科幻杂志》这样的刊物又对科幻短篇作品具有很大的需求,因而以往所面对的情况是,科幻新人通过长篇作品出道之后,又要按照刊物的要求撰写短篇作品,这种错位常常会给作者和编辑双方都带来一定的困扰。此外,长篇作品的创作周期长,各家征文通常也不接受其他征文赛的落选作品,因而对有志于科幻创作的新人来说,长篇投稿也是相当大的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短篇作品为征文对象的创元奖自然深受创作者的欢迎。

创元奖的第二个特殊之处,是从初审环节开始,便由审查员审读所有稿件(从第三届开始改由东京创元社编辑部进行初审)。相比之下,其他文学奖的常规做法,是将稿件的初审外包给其他公司处理,这被称为“预审制”(下読み制度),是文学奖评审时的不成文规则。创元奖打破这一规则,显示出奖项组委对作品的重视。

创元奖的第三个特殊之处,是不要求作品的著作权。创元奖征稿启事中明确规定,获奖作品只在创元社主办的刊物《纸鱼手帖》(『紙魚の手帖』)上刊登,同时发行单篇的电子书及有声书,作品的著作权、影视改编权等权利,均归作者自身所有,这也与其他新人奖对出版权与影视改编权有要求的做法大相径庭。

从数据上看,创元奖征集到的稿件数量始终维持在500篇左右,这三个特点颇为准确地把握了当今时代的变化。奖项的推动者大森望并非创元社的专职编辑,但长期致力于日本科幻的推广与传播,对时代发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又拥有广泛的人脉。创元奖的创新与成功,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大森望这位主导者发挥的作用。


三、结语

以上是对日本两大新人科幻奖项的简要介绍。总体而言,在日本文学界的传统中,有志于文学创作的新人只有参加各类新人奖并获得相应名次,才能成为受认可的作家,也才有在商业渠道(无论图书还是杂志)发表作品的机会。这在日本称为“出道”(デビュー)。科幻文学作为文学的子门类,长期以来也延续了这一传统,因而从历史上看,科幻奖项对于发掘科幻新人、培养科幻新生力量,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作者与读者认知的变化,尤其是作品发表渠道的多元化,确实对科幻奖项形成较大的冲击,因而也迫使科幻奖项做出符合时代变化的调整。

在这样的背景下,早川科幻大赛和创元科幻短篇奖基于各自的定位,分别走出自己的探索之路。早川科幻大赛在继承传统定位的基础上,着力于向世界推广日本科幻,发掘具有国际潜力的新时代科幻人才。面对稿源不足的困境,新早川奖通过调整其评奖机制和加强国际化推广,努力保持奖项的权威性,维持其在日本科幻界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创元科幻短篇奖基于对科幻出版实态的深入观察,将征文对象界定在“短篇作品”这一以往不受重视的作品形式上,填补了以往日本科幻界缺少短篇奖项的空白,使得创元奖成为新人作家快速崭露头角的重要平台。

这两个奖项的探索和尝试,体现了两家出版社对新时代科幻创作趋势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应当看到,面对网络媒体的兴起、电子出版的普及,以及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两个奖项还将继续接受挑战。如何紧密跟踪时代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将会是这两个奖项、以及其他所有科幻奖项所面临的长期课题。

作者简介



丁子承,笔名丁丁虫,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幻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日本科幻翻译与研究。

①早川書房は雑誌「SFマガジン2022年2月号」の巻頭に掲載した「お詫びと展望」。

本文拟刊发于《世界科幻动态》2024年第1期,以最终印刷稿为准。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欢迎分享转发,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世界科幻动态》稿信息





《世界科幻动态》长期征稿


排版:沈 丹

编辑:林雪琪

审定:李红林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