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世界科幻动态】2022—2023年日本科幻文学综述
最新动态
【世界科幻动态】2022—2023年日本科幻文学综述
2024-12-025

收录于话题

#世界科幻动态

2022年,日本科幻的大环境慢慢回暖。

第43届的日本科幻大奖颁给了小田雅久仁(おだまさくに)的中篇小说集《残月记》(『残月記』,双叶社)和荒卷义雄(あらまきよしお)的评论集《科幻式思考》(『SFする思考』,小岛游书房)。《残月记》收录了以“月亮”为主题的中短篇小说,同时还获得了主流文学界的吉川英治文学奖1

在由作家、评论家和插画师等科幻从业者进行投票的“2022年度最佳科幻(ベストSF2022)”评选中,春暮康一(はるくれこういち)的《法治之兽》(『法治の獣』,早川书房)获得了第一名。这篇小说讲述了寻找殖民地的人类从没有智慧的异星生物的习性中发现“法律”的故事,在次年2023年的日本星云奖2票选中获得了最佳短篇奖。

2022年日本星云奖的长篇奖颁给了牧野圭祐(まきのけいすけ)的轻小说《月与莱卡与吸血公主》(『月とライカと吸血姫』,小学馆Gagaga文库)和藤井太洋(ふじいたいよう)的《人类》(『マン?カインド』)。后者刚刚结束连载,单行本还没有出版。由此可见,日本的科幻读者对科幻小说的兴趣十分浓厚,无论是轻小说还是尚未正式出版的作品都会阅读。

下面介绍几部被科幻文学奖遗漏的重要作品。把奖项主动让给新人的上田早夕里(うえださゆり)在《群兽之海》(『獣たちの海』,早川书房)一书中写下了四篇延续“海洋编年史”系列3设定的作品。她以“刻画海平面上升后的世界”为自己的毕生使命,坚持描绘人类为适应环境而改造基因后进行的交流与对话,这种魄力令人钦佩。

柞刈汤叶(いすかりゆば)的《首先把牛做成球》(『まず牛を球とします』,河出书房新社)是一部现代科幻短篇集。在这本书中,作者在科学上的精深造诣与书名展现出的那种诙谐幽默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2022年10月出版的《人性协议》(『プロトコル?オブ?ヒューマニティ』,早川书房)是长谷敏司(はせさとし)时隔十年之久的长篇力作,主人公是一位渴望靠义足回归舞台的舞者。机械化的身体、机器舞伴、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从各个视角对人性进行了深刻探讨。

 

图1 长谷敏司《人性协议》(图片来源:日本亚马逊)

该作品在2023年同时斩获了第54届日本星云奖的最佳长篇奖和第44届的日本科幻大奖。由日本科幻作家俱乐部4的评委评选的日本科幻大奖与科幻迷票选出的星云奖性质不同,《人性协议》是迄今为止第十部同时获得两个奖项的作品,它同时打动了专业评委和科幻迷,十分难得。

至于新人的作品,我推荐伴名练(はんなれん)主编的14部科幻小说——开启新世界生活》(『新しい世界を生きるための14のSF』,早川书房)。这部短篇集汇集了以各种形式出道的新人作家的作品,例如从大森望(おおもりのぞみ)主办的“GENRON科幻创作讲座ゲンロンSF創作講座)”走出来的天泽时生(あまさわときお)的《血拼爆发》(『ショッピング?エクスプロージョン』)、同样参加过该讲座的八岛游舷(やしまゆうげん)的星新一奖5获奖作品《最后的锚栓》(Final Anchors),以及在线上文艺大赛“文艺搏击俱乐部(ブンゲイファイトクラブ)”中崭露头角的蜂本美沙(はちもとみさ)的《冬眠时代》(『冬眠時代』),等等。这些富有活力的作品敢于对既定的框架发起挑战,伴名练还写了一篇精彩的解说为它们在科幻中的地位做了精准界定。

2022年,“写短篇”成了一条全新的出道途径。

围绕一个点子写成的短篇小说在科幻文学领域意义重大。然而,新人奖的评选对象却总是以长篇为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者想要通过短篇出道是很困难的。东京创元社于2010年设立的创元科幻短篇奖改变了这种状况。高山羽根子(たかやまはねこ)、宫内悠介(みやうちゆうすけ)、酉岛传法(とりしまでんぼう)等作家是通过大森望主编的短篇集成名的。星新一奖也在没有出版社和杂志社支持的情况下,挖掘出了十几位科幻作家。

广泛开展的线上活动加速了这一趋势的蔓延。文艺大赛“文艺搏击俱乐部”成就了蜂本美沙,日本科幻作家俱乐部也在pixiv网站上主办了一场小型科幻征文。此外,公开讲评作品的“GENRON科幻创作讲座”也是新人发表小说的渠道之一,讲师们会在社交媒体上宣传刊登有学生作品的同人杂志Sci-Fire,将他们培养的作家介绍给读者。

 

图2 2023年的《Sci-Fire》杂志封面(图片来源:Sci-Fire ONLINE SHOP的BOOTH主页

与此同时,日本科幻媒体VG+也将其创办的电子杂志Kaguya Planet出版为了纸质短篇集《科幻短篇集:新月 胧木果树园之轨迹》(『SFアンソロジー新月 朧木果樹園の軌跡』)。

 

图3 《科幻短篇集:新月 胧木果树园之轨迹》日文版封面(图片来源:日本亚马逊)

说到2022年的日本科幻,还有一样不得不提的就是“科幻原型设计(SFプロトタイピング)”。这是2013年出版的《助力英特尔产品研发的科幻原型设计》(『インテルの製品開発を支える』,亚纪书房)中介绍的一种商业手段,主张并非要通过技术研发去预测未来,而是要站在假想中的“原型化的”未来回望现代,从中寻找技术创新的灵感。

2022年,清水建设公司与日本科幻作家俱乐部联手启动了“建设性的未来”计划,正式践行“科幻原型设计”的理念。他们邀请东芝CPS(Cyber-Physical Systems)科技公司作为计划的主持者,安排插画师加藤尚之(かとうなおゆき)和科幻作家藤井太洋与清水建设的技术工作者们进行交流,并公示了根据科幻插画和小说中的未来构想出的产业前景。

除此之外,松下电器还与出版社幻冬社达成合作,利用元城塔(えんじょうとう)、人间六度(にんげんろくど)、樋口恭介(ひぐちきょうすけ)等作家的作品开展了工作坊“从科幻中读取未来时间(SF小説から未来の時間をヨム)”。创业公司KAMINASHI则借助小野美由纪的作品畅想了2040年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公司的模样。讲谈社和电子书分销商Media Do出资邀请日本科幻作家俱乐部的会长大泽博隆(おおさわひろたか)和樋口恭介、宫本道人(みやもとどうじん)等人到东京大学做了“新书(新しい本)”系列讲座,京瓷集团也开展了相关的工作坊,并公示了林让治(はやしじょうじ)的“科幻原型设计”小说《当海洋低语时》(『海が囁くとき』)。

通过几次工作坊,引导企业的员工们构想未来,最后用小说为大家带来启发——这是践行“科幻原型设计”理念的一般流程。为此创作的小说多为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的中篇近未来科幻小说,故事会揭露出该项业务或技术研发中存在的问题,但结局通常不会是悲剧。接这类委托虽然能带来一定的收入,但由于大部分的项目不能公开,作家们还是略感头疼。

外国科幻也占据着很大的市场。

第53届日本星云奖最佳海外长篇奖颁给了安迪·威尔(Andy Weir)的《挽救计划》(『プロジェクト?ヘイル?メアリー』,早川书房),这本书的名字在各类报刊的书评栏目中也多有出现。以严谨的科学知识为基础描写近未来的恒星际航行——这种正统的硬核科幻在今天依然很受欢迎。

黑人女性作家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Octavia E. Butler)曾活跃于上世纪80年代,极大地鼓舞了有色人种和女性作家。她的自选短篇集《血孩子》(『血を分けた子供』,河出书房新社)由藤井光翻译成了日文版。除此之外,她的独著作品就只有1991年的《血缘》(『キンドレッド』,山口书店)被日本引进,所以巴特勒在日本的知名度并不高。然而她其实已经在克莱瑞恩作家工作坊Clarion Writers Workshop6担任讲师,并培养出了N·K·杰米辛(N. K. Jemisin等众多杰出的新人作家,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了。她在谈到预见未来的方法时说的那句“没有灵丹妙药”已经成了丽贝卡·索尔尼特Rebecca Solnit等社会活动家的口头禅。她的作品已经充分渗透进亚洲市场,被其蕴含的力量所打动的中韩女性作家都纷纷表示“想写巴特勒那样的作品”。现在,这阵巴特勒的风也终于吹到了日本。

2022年,译者老龄化成为日本科幻翻译界的一大难题。所幸的是,马尔卡·奥尔德(Malka Older)主编的新人作家短篇集《九步车站或NINE STEP STATION》(『九段下駅 或いはナインス?ステップ?ステーション』,竹书房)顺利出版,让日本读者有机会一览英文短篇科幻小说的近貌。

中国科幻的翻译一直在稳步进行。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的《流浪苍穹》(『流浪蒼穹』,早川书房)是一部以火星开发为背景,探讨人类身份认同的长篇力作。同为雨果奖得主的刘慈欣的《球状闪电》(『三体|0《ゼロ》球状閃電』,早川书房)和《流浪地球》(『流浪地球』,角川书房)、《赡养上帝》(『老神介護』,角川书房)也同时得到了出版。备受日本读者关注的宝树对《三体》进行的二次创作——获得过刘慈欣赞誉的《三体X》(『三体X』,早川书房)也出版了。此外,北京科幻文化机构未来事务管理局的武甜静与日本编辑桥本辉幸(はしもとてるゆき)、翻译家大惠和实(おおえかずみ)共同编译的女性作家科幻短篇集《奔跑的红》(『走る赤』,中央公论新社)也不容忽视。

韩国科幻的译介也正在推进。张康明(???)的《超级私密的超能力》(『極めて私的な超能力』,早川书房)一书中的《阿拉斯加的艾希曼》(『アラスカのアイヒマン』)引起了热议。这是一篇架空历史的小说,讲的是阿道夫·艾希曼7在阿拉斯加的犹太人自治区经历大屠杀的故事。此外,金草叶(???)、Djuna、郑昭延(???)等韩国科幻作家创作的瘟疫科幻短篇集《最后的莱欧尼》(『最後のライオニ』,河出书房新社)也展示出邻国作家的长远目光。

这里再介绍一些另类的“翻译”作品。日本作家小川幸生(おがわゆきみ)在美国的商业网络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英文小说,这些小说又被日本线上杂志VG+翻译成了日语。伊野隆之(いのたかゆき)也将自己作品的英译版本投稿并发表在了英文杂志Reckoning 6上。这代表着日本科幻正在不断拓展多样的发展路径。

 

图4 美国出版的小川幸生英文短篇集《Like Smoke Like Light》(图片来源:豆

2023年,在早川书房组织科幻作家、翻译家、评论家、插画师等科幻从业者进行的“想读科幻(SFが読みたい!)”票选中,高野史绪(たかのふみお)的《齐柏林伯爵号 那个夏天的飞艇》(『グラーフ?ツェッペリン あの夏の飛行船』,早川书房)被评为年度最佳科幻小说。这是一部以充满怀旧感的量子平行世界为舞台的青春科幻小说,由2018年在亚马逊中短篇电子书平台Kindle Singles上出版的《齐柏林伯爵号 夏日飞行》(『グラーフ?ツェッペリン 夏の飛行』)改编而来。

下面介绍几部入围2023年日本科幻大奖终审的作品,以及在2023年度最佳科幻评选中排名靠前的作品。

久永美木彦(ひさながみきひこ)2023年入围科幻大奖终审的短篇小说《我们的怪兽》(『わたしたちの怪獣』,东京创元社)今年再次入围了科幻大奖终审,在年度最佳科幻评选中位居第二。小说讲述了刚刚考取驾照的“我”为了处理掉被妹妹杀死的父亲的尸体,前往怪兽肆虐的东京的故事。其中对怪兽成灾的场面和人物心理的描写十分精彩。

斜线堂有纪(しゃせんどうゆうき)的科幻短篇集《回树》(『回樹』,早川书房)也入围了日本科幻大奖的终审。小说围绕一个突然出现的巨大人形物体展开,这个物体在吞食人的尸体后会代替尸体承载爱意。不知不觉间,人们开始频繁地将家人和恋人的尸体带过来,让他们被这个名为“回树”的物体吸收。

结城充考(ゆうきみつたか)的《绝对严寒》(『アブソルート?コールド』,早川书房)也同样入围了日本科幻大奖的终审。这是一部规模宏大的赛博朋克小说,故事发生在企业统治下的见幸市,负责解读死者心象空间的调查员来未由、嗜酒如命的前刑警尾藤和住在楼顶破屋棚里的准市民——少女小智,三个人的命运在故事中纠缠在了一起。

年度最佳科幻排名在高野和久永之后的是宫泽伊织(みやざわいおり)的《tokitoki频道 试饮宇宙》(『ときときチャンネル 宇宙飲んでみた』,东京创元社)。这是一本以网络直播的口吻玩转硬核科幻梗的幽默小说集。排名第四的是柴田胜家(しばたかついえ)的《预先考虑好走马灯的排序》(『走馬灯のセトリは考えておいて』,早川书房),这部短篇集得到了影视化,曾一度引起热议。书中其他作品的题材涉及了从虚拟偶像、新冠疫情到游戏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第五名是仓田隆(くらたたかし)的短篇集《你倒在了月面上》(『あなたは月面に倒れている』,东京创元社),其中必读的一篇是讲人形垃圾广告的《用两只脚》(『二本の足で』)。

以上作家中,除了职业科幻作家长谷和高野,还有在推理界小有名气的斜线堂以外,剩下的五位都是通过创元科幻短篇奖和早川科幻大赛出道的。然而,近年来活跃于其他领域的作家也逐渐写起了科幻小说。

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斜线堂。前文中的《回树》是他的第一部科幻短篇集,但其实,他从2022年起就担任科幻大奖的评委,还在2023年的“GENRON科幻创作讲座”上做了讲座,已经成为科幻界的老面孔。

 

图5 斜线堂有纪《回树》日文版封面(图片来源:早川书房官网)

曾以《Blue》(『Blue』,集英社)入围第170届芥川奖的川野芽生(かわのめぐみ)的《奇病庭园》(『奇病庭園』,文艺春秋)在年度最佳科幻票选中排在第十四名,这是一部以“人类因怪病失去了原有的角和翅膀”为开端的长篇幻想小说。川端裕人(かわばたひろと)时隔多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渡渡鸟与孤独鸟》(『渡渡鸟鳥と孤独鳥』,国书刊行会)是一部以灭绝的渡渡鸟为题材,叩问生命伦理和科学哲学的成长故事。作者擅长写儿童文学,而这部小说中的思想比儿童文学更超前,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优秀独著陆续出版,短篇发表接连不断。

2023年是日本科幻作家俱乐部与早川书房合作出版原创短篇集的第三年,这一举措为新人作家和职业作家发表短篇小说提供了固定的渠道。在2023年的原创短篇集《AI与SF》(『AIとSF』,早川书房)中,来自俱乐部内外的二十二名作家用科幻小说对AI引起的现实问题做出了回应

大森望主编的《NOVA 2023年夏季号》(『NOVA 2023年夏号』,河出书房新社)是日本科幻史上第一部仅收录女性作家作品的科幻短篇集。大森望之所以会编这部书,是因为读了2022年4月出版的《奔跑的红》。

东京创元社连续五年出版的“Genesis”系列短篇集将作为同社的综合文艺杂志《纸鱼手帖》(『紙魚の手帖』)的特集号继续出版。虽然取消了单行本有些可惜,但考虑到创元科幻短篇奖的结果要在其中公布,还是杂志的形式更合适。

VG+创立的科幻出版品牌Kaguya Books推出了三本短篇集,分别是正井(まさい)主编的《大阪科幻短篇集:OSAKA2045『大阪SFアンソロジー:OSAKA2045』、井上彼方(いのうえかなた)主编的《京都科幻短篇集:此地浮现的景色》(『京都SFアンソロジー:ここに浮かぶ景色』)和中村步美(なかむらあゆみ)主编的《巢 德岛科幻短篇集》(『巣徳島SFアンソロジー』)。撰稿作家之一蜂本美沙发表的大阪科幻短篇集联动作品《千年万年》(『せんねんまんねん』)堪称其有史以来最杰出的作品。在这篇小说中,大阪大空袭时期的人与现代人通过收音机取得了联系。

Kaguya Books把印刷装订和市场流通的任务交给现有的出版社来做,这是一种在欧洲、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地逐渐兴起的出版形式。

VG+的CEO井上与编辑红坂紫(こうさかゆかり)共同策划的外国酷儿科幻短篇集《结晶的棱镜》(『結晶するプリズム』)已经通过众筹募集了出版经费,在2023年6月免费向公众开放了阅读权限VG+的活动在探讨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为科幻出版开拓了更多的可能,是日本科幻界不可或缺的存在。

探索出版新形式的不只有新兴组织。

日本科幻作家俱乐部的有志之士在2011年创办了网站SF Prologue Wave,他们与推想小说品牌“科幻朱斯提提亚(SFユースティティア)”达成合作,以电子书和按需印刷的形式出版了八杉将司(やすぎまさよし)在该网站上连载的长篇小说《日志世界》(『LOG-WORLD』)。八杉是该网站的第一任总编,于2021年去世。此前未能正式出版的《八杉将司短篇集 幻视》(『八杉将司短篇集 ハルシネーション』)也以电子书的形式得到了出版。

 

图6 八杉将司《八杉将司短篇集 幻视》日文版电子书封面(图片来源:日本亚马逊)

进入令和年(2019年)以后,亲历了日本科幻成长期的那批作家逐渐离我们而去,有待整理的遗稿会越来越多,日本科幻业界亟需探索多样化的出版形式。而如今,各种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出版形式为日本科幻界带来了新的希望。

作者简介

藤井太洋(ふじいたいよう),生于1971年,日本科幻作家,日本科幻作家俱乐部第18任会长。曾从事剧场美术与平面排版制作、展览视觉总监等工作,后在软件公司任职,业余时间进行科幻创作。2012在日本亚马逊Kindle等平台出版发布处女作《基因设计师》(『Gene Mapper』),其作品《轨道之云》(『Orbital Cloud』)获第35届日本SF大奖,同时入围第46届日本星云奖。

译者简介

田田,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京津冀高校科幻社团联盟前负责人,译者,译作《负零》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

原文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收录在《日本文学年鉴2023》和《日本文学年鉴2024》。

1 日本大众文学领域的重要奖项之一,依照日本作家吉川英治(よしかわ えいじ)的遗志创立于1967年。

2 日本对上一年度的科幻作品所颁发的奖项,由每年日本科幻大会的参加者来投票选出,此奖是以世界科幻大会的雨果奖为范本创设的。

3 上田早夕里创作了一系列以“海洋”为背景的科幻小说,并将其统称为“海洋编年史系列”。其中包括《鱼舟·兽舟》(『魚舟?獣舟』)、《华龙之宫》(『華竜の宮』)、《李林塔尔的后裔》(『リリエンタールの末裔』)、《深红的碑文》(『深紅の碑文』)和《群兽之海》(『獣たちの海』)。

4 成立于1963年的日本专业科幻作家组织。

5 为纪念日本微型推理小说家星新一(ほししんいち)而由《日本经济新闻》报社于2013年设立的短篇小说奖。

6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每年夏季举办的创作培训工作坊,每期学员为18~20人。大家因为共同的兴趣和理想走到一起,进行为期六周的学习。培训期间,每周都有不同的专业作家对学生进行指导。

7 纳粹德国高官,也是在犹太人大屠杀中执行”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者。

8 1935年由菊池宽提议为纪念日本大正时代的文豪芥川龙之介所设立的文学奖,由主办单位文艺春秋颁发给纯文学新人作家,现在的主办单位已改为日本文学振兴会。

9 指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后期对日本大阪进行的一系列空袭。

拟刊发于《世界科幻动态》2024年第2期,以最终印刷稿为准。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欢迎分享转发,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世界科幻动态》稿信息





《世界科幻动态》长期征稿


排版:沈 丹

编辑:林雪琪

审定:李红林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